manbet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,水资源匮乏、土地资源短缺等,日益成为制约城市园林绿化的瓶颈。如何破解这一矛盾?邯郸市从实际出发,找到了“节约绿化”这把“金钥匙”。
“城市园林绿化工作要遵循建设资源节约型、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,走因地制宜、科技兴绿、生态环保的道路,坚持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放在首位,以节水、节地、节财为主要方式,manbet以生态环保、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,开展节约型园林绿化,为城市居民提供最高效的生态保障系统。”邯郸市园林局局长申曙光认为,必须将节约的理念融入园林规划、建设、管理的各个环节,避免走入大广场、大绿地以至千城一面的绿化误区。
“规划节约是最大的节约;规划浪费是最大的浪费。园林绿化首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,避免决策失误。”这一理念已成为邯郸市领导的共识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,该市改变传统的“建筑先行”思路,而是树立“生态优先”的城市建设理念,manbet在完善城市功能的同时,尽可能挖掘城市绿化空间。
为使园林规划走上规范的道路,该市先后出台了《邯郸市城市绿化条例》、《邯郸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》、《邯郸市城市园林绿化“绿色图章”管理规定》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,有效避免了园林绿化工作的盲目性和重复建设。
为保证绿地面积,manbet该市规定,manbet旧城改造绿地率不得低于25%,新区建设项目绿地率不得低于30%。同时,实行建设项目与绿化工程同时设计、同时审批、同时验收。凡达不到标准要求的,按照每平方米400元的标准,缴纳所缺绿地面积的绿化补偿费,并进行异地绿化。同时,通过复垦造绿、立体添绿等方式,最大限度地挖掘城市绿化用地的潜力。
面对水资源匮乏、土地资源短缺等现状,邯郸市在园林绿化工作中,改变传统思维模式,大胆创新,坚持走“节约绿化”之路。
植物选择乡土化。在园林植物选择上,坚持乡土树种与引进树种相结合,以当地国槐、垂柳、白杨等耐旱抗害的乡土树种为主。本地有的植物不外购,确需引种外地植物的,坚持以引种、培育、繁殖为主,全市苗木自给率达85.2%。在植物配置上,坚持乔木为主、花草为辅,将园林植物与野生、半野生植物相结合,实现了生态价值和观赏价值的有机融合。
建材选择本地化。邯郸西依太行山区,境内有众多建材厂。该市依托这一优势,按照节能、环保、适用的原则就地取材,园林雕塑、景石、甬路铺装等绿化工程用材,大多取自太行山区,既节约了资金,又凸现了本地特色。
在养护用水上,充分利用中水以及汛期蓄水。邯郸年均降水量仅为592毫米,且集中在七八月份,自然降水远不能满足园林绿化所需。该市将全部雨污管网进行截污分流,将处理后的中水作为景观用水和绿化浇灌的主要水源。主城区内的赵苑、滏阳公园、沁河带状公园等大型公园的水系景观均采用中水造景。赵苑内的“百花弄涧”和“镜池照眉”等景区,就是利用邯郸市西污水处理厂的中水和自然地势落差营造出的近13万平方米的水系景观。同时,积极利用市区周边环城水系和滞洪区积蓄雨水的优势,筑堤建坝,蓄积雨水,发挥地表水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作用。
建管并重,向管理要效益。近年来,该市先后出台了《邯郸市损坏城市园林设施、树木花草赔偿标准》、《邯郸市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》等一系列法规、文件。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形式侵占公共绿地,违者将被处以几十元至几万元不等的罚款,为实现依法治绿提供了法律保障。
通过实行“定人员、定标准、定范围、定责任”的四定管理模式,将绿地进行等级划分,使已建成的绿地得到精心管护,实现了绿地“建好一处、管好一处、管成精品”的绿化建设目标。
通过开展认建认养、拍卖冠名权等形式,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园林建设,在全社会营造了建绿、护绿、爱绿的浓厚氛围,减少了人为破坏,保证了良好的绿化效果。
目前,邯郸市绿化覆盖率、绿地率分别达43%、35%,人均绿地面积10.9平方米,三季有花,四季常青,形成了“一片多园、珠落玉盘”的园林景观,基本实现了抬头见绿、300米见园、500米见广场的绿化目标。2005年,邯郸被评为“中国园林城市”。居民徜徉在大街小巷,可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绿意和处处弥漫的青春气息。manbet绿色,已成为这座城市的新底色。
大广场、大绿地,高价造绿,一味地贪大求洋,在城市绿化“大手笔”之风日盛的今天,邯郸市处处以节约为本,走出了一条节约型绿化的新路子。此举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,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、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,也是地方官员树立正确政绩观的一种具体体现。
节约型绿化要求因地制宜,实事求是,不浪费巨额财力引进“水土不服”的名贵树种,这一切都有赖于地方官员破除急功近利、急于求成的“政绩”心理,真正把城市绿化的初衷放在保护生态、改善人居环境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