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anbet林长制改革是林业改革的“关键一招”,激活了全省林业发展“整盘棋”。在全面建立河长制、湖长制基础上,探索建立林长制,落实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,确保一山一坡、一园一林都有专员专管、责任到人。
林长制改革启动以来,省委、省政府高度重视,推动林长制改革步步深入、有序推进。
2017年试点起步。在总结合肥、安庆、宣城三市先行试点经验的基础上,省委、省政府于2017年9月出台《关于建立林长制的意见》,确定建立省、市、县、乡、村五级林长制体系。
2018年全面推开。全省五级林长组织体系全面建成,各级共设立林长52122名,其中省、市、manbet县三级总林长和副总林长542名,市级林长202名、县级林长1380名、乡镇级林长13383名、村级林长36615名。
2019年全国示范。2019中国·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会开幕式上,全国首个林长制改革示范区揭牌,标志着我省林长制改革示范区进入全面建设阶段。
2020年新一轮深化。在皖北平原、沿淮、江淮分水岭、沿江、皖西大别山、皖南山区六大片区,设立30个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,manbet确定90个体制机制创新点,鼓励先行先试、探索创新,加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。10月,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《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○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》明确“推行林长制”,11月,中央深改委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《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》,林长制由安徽走向全国。我省林长制改革入选中国改革2020年度十大案例。
六年来的改革实践,我省紧扣“林”这个保护发展主题,紧盯“长”这个目标责任主体,manbet紧抓“制”这个政策制度保障,紧跟“治”这个落点,持续推进改革取得显著成效,形成了林长领衔负责、部门协同发力、公众广泛参与的林业工作格局,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完善,惠民利民的改革红利不断释放,改革的示范效应不断彰显。建立“五大体系”,林长组织体系、目标责任体系、政策支撑体系、制度保障体系和工作推进体系,解决了林业保护发展中长期存在的“理念淡化、职责虚化、权能碎化、举措泛化、功能弱化”问题。在建设示范区过程中,聚焦“护绿是前提、增绿是基础、manbet管绿是手段、用绿是目的、活绿是关键”,在补短板、强弱项、激活力、抓落实上下功夫,努力在创新“五绿”并进的体制机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。
——在护绿上,突出抓好自然保护地管理、湿地保护,实施天然林和公益林管理并轨,深入实施环巢湖十大湿地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,建立县、乡、村护林组织体系,全面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,率先建立林业生态全方位保护体系。
——在增绿上,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国土绿化,完善公益林和商品林分类经营,深入推进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和“四旁四边四创”国土绿化提升行动,着力打造长江、淮河、江淮运河、新安江四条生态廊道,推动区域林业生态整体提升,推进城乡绿化融合发展,促进森林资源科学培育,率先建立森林资源高质量发展体系。
——在管绿上,完善森林防火指挥体系和协调机制,建立林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机衔接的工作机制,健全林业灾害风险评估、安全预警、综合防范、应急救援机制,建立森林资源“一张图”“一套数”“一体化”管理服务信息平台,manbet有效防控森林火灾、松材线虫病等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和气象灾害,为林业生态建设织密安全网,率先建立林业高效能监管体系。
——在用绿上,促进林业产业创新和企业创新,将生态保护、生态利用融入林业产业发展全过程,探索建立跨区域森林和湿地生态补偿机制,积极培育木本粮油、特色经济林、苗木花卉、竹藤、森林文化等新兴产业和生态旅游、森林康养、林下经济等新业态,实现一、二、三产业融合发展,率先建立林业资源多效益利用体系。
——在活绿上,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,建立健全以林业股份合作制为主导的林业经营体制,以林地经营权为核心的林权流转机制,以林权抵押和担保为基础的林业金融机制,突出专业化生产、规模化发展和集约化经营,加快培育和做大做强新型林业经营主体,率先建立现代林业全要素保障体系。